第三十八章:激动的老国公(1 / 1)

(苏府大堂内。霍武看到老爹这么大反应。不禁想起之前看过的孙子兵法军争篇,顿时有些心痒难耐。凑过去想要看两眼。但却被老爹一巴掌给打回来,委屈巴巴的缩回了脑袋。“竖子,急什么!”老信国公开口骂了一句,目光继续落在谋攻篇上。“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看完全篇,老信国公惊的头皮发麻。若兵道有圣人,非孙武莫属!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语道尽了用兵的最高境界。最上策的用兵,以谋略来攻克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其次就是外交斗争,动用外交的手段来瓦解敌人之间联盟,巩固自己的实力,使敌人分化,迫使其屈服。再次就是两军正面交锋。最下策就是直接攻城,因为敌人可以据墙而守,这样做损失太大。除此之外,还有知胜之道。未战而先知其胜负。孙武这样的人实在太恐怖。若是与此人对阵,就算兵力是他数倍,世上有何人敢轻言取胜?想到这里,老信国公忽然转头看向苏长歌。虽说这些都是孙武所授,但苏长歌能将其整理成稿,言辞精炼,可见他对兵道理解颇深,起码继承了孙武四五成衣钵。但就这。已经足够立于当世兵道之巅。难怪他敢说出不通天文,不知地理,不晓阴阳五行、奇门变化,皆是庸才的话。如若换成老夫继承孙武衣钵。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要比他还狂百倍不止!正想着,就在此时,旁边挨了一巴掌的霍武,瓮声瓮气的说道。“爹,您看完了该轮到我了吧。”“竖子,吵什么!”思绪被打断的老信国公,没好气的骂了儿子一句。但还是没藏着掖着,将手里的兵书递给儿子,顺带叮嘱道:“别给老子弄褶了,否则回去把你吊在树上抽。”听到这话,虎背熊腰的霍武如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小心翼翼的接过兵书看了起来。苏长歌看到这一幕,眼神怪异,觉得老爷子年轻时脾气肯定很暴躁。不过仔细一想也是,想要镇住手底下那些桀骜不驯的牙将,老信国公怎么可能是个人畜无害,温和敦厚的人。这时,老信国公的声音响起。“长歌世侄。”老信国公开口喊了一声,语气温和,丝毫没有半点长辈的架子。准确来说。他现在回想之前让苏长歌称自己世伯,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认为自己占了便宜。他何德何能可以与孙武相提并论?还引为知己?传出去简直笑掉大牙,为人所不齿。“世伯可是有事?”苏长歌自然不知道老国公的想法,听到他喊自己,回声问道。“是这样的。”听到世伯,老信国公老脸一红。但活了六十多年,这点脸皮厚度还是有的,硬着头皮说道:“刚才听你讲先师孙武的兵法还有十篇,老夫实在是心痒难耐,想请你快点整理出来,否则老夫实在夜不能寐。”“至于那些琐事,你尽管说出来。”“老夫安排人替你去办,一定让你安心在家著书。”老信国公开口,目光殷切。“这....”看着眼前催更的老信国公。苏长歌在想,自己要不要稍微努力点,一天把孙子兵法默写完。但转念,突然有了个更好的主意,说道:“晚辈也想快点把先师教诲编纂成书,流传后世,让世人能尽知先师之名。”“但先师曾言。”“师者授学,必须尽心竭力。”“晚辈如今为人师表,不敢忤逆先师之言,竭力教授学生。”“所以才没时间编撰兵书。”说到这,苏长歌刻意停顿沉吟。瞥了眼面露失望之色的老信国公,才继续说道。“世伯,不妨这样。”“您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乃是军中宿将。”“不如就由您来代晚辈传授兵法,也不需要占用您多少时间,只要每五天抽出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就够了。”苏长歌开口,提出催更的条件。不是他想偷懒。而是他没有亲自上过战场指挥打仗。苏长歌很有自知之明。他不是全才,做不到一穿越就无所不能。他只是站在前世那些巨人的肩膀上,眼界比这个世界的人更宽广,思想更开放自由,还有就是识海中的天地文宫。简而言之。苏长歌理论知识丰富。但在用兵经验上不如老信国公。正好,沙盘也做出来了。让老信国公来与学生模拟对阵,远要比自己和学生模拟对阵有效的多。而此时,听完苏长歌的话。老信国公却有些纠结。有一说一,教人兵法倒是没什么,以他的经验完全足够。可是有苏长歌美玉在前,传授孙子兵法,自己要是再教的话,肯定不如他,这样一对比,岂不是显得老夫很菜?但偏偏。他又很想看孙子兵法后面十篇。这就让老信国公很为难了。然而,就在他思索之时,旁边传来一阵激动兴奋的叫声。“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爹,书上所讲的用兵之道,比你教给我的要高深多了!”霍武开口,兴奋的大喊道。作为信国公的儿子。他十六岁入伍,二十岁就跟随父亲兄长上战场厮杀。从尸山血海中一步步坐到一军统帅,就算有信国公儿子的缘故,但他在指挥用兵上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正因如此。看到孙子兵法计篇和谋攻篇。霍武虽然领悟不如其父,但也知道孙武要比老爹强太多太多了。不过,知道归知道。但说出口就...一瞬间,霍武的声音响起后。老信国公尴尬的看了眼苏长歌,接着转头看向儿子,袖中老拳紧握,眸中闪过一道寒光,决定等回去之后。好好地疼爱儿子一番。皮开肉绽的那种。而此时,霍武也注意到老父亲的目光。各种童年阴影浮上心头,不禁打了个冷颤,心中后悔不已。老爹垃圾就垃圾呗。明知道他这个人记仇,好面子,我说出来干嘛!就在这时,苏长歌的声音响起。“老国公。”“您考虑的怎么样?”苏长歌开口问道。一下子就把老信国公从恼怒中拉出来,眼神闪烁,有些纠结。就连儿子看完孙武的兵书,都知道自己不如孙武远矣,要是接下来这份差事,那些小兔崽子心里不得笑死自己。就这水平,还敢出来讲兵法?倚老卖老罢了。想到这,老信国公仿佛能看见一双双鄙夷的眼睛盯着自己。相比于催更,还是面子要紧。随即,老信国公一咬牙,准备狠心拒绝苏长歌的提议。但还不等他出声。苏长歌就已经率先开口。“老国公。”“在您作出决定之前,不妨随晚辈去看一件东西。”“等看过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听到这话,老信国公顿时有些好奇。莫非这东西与孙武有关?于是,老信国公立即点头答应。“好,还请世侄带路。”苏长歌见状,抬步朝后院走去,准备让老国公看下战场沙盘。老信国公快步跟在身后。而霍武跟上去的同时,感激的看了眼替自己解围的苏长歌。好兄弟,为兄不会忘了你的!就如此。三人很快来到后院。只见一群赤膊壮汉笑呵呵的玩着泥巴。管家王伯的呼喊声不停响起。“铁柱,堆高一点。”“李二牛,你那堆太高太宽了,旁边的赵大虎都被你挤的没地方了。”“大家伙好好干。”“二老爷说了,活干好了每个人都有赏钱!”王伯看了眼手中的堪舆图,又望向沙盘,出声指挥干活的仆役。而在他的指挥下。沙盘已经初具雏形,只是边角还有些细节不完善。看到这一幕,霍武疑惑的出声问道。“老弟,你带我们来。”“就为了让我们看怎么玩泥巴吧?”霍武开口。不仅是他这么想,老信国公也有些诧异的看着苏长歌。不理解他这是什么意思。这时,管家王伯听到背后的声音,连忙回过头。看到是苏长歌,身边还站着两个身穿雍容华裳的陌生人,知道是贵客,快步走上去行礼,喊道:“二老爷。”“恩。”苏长歌点了点头。拿过王伯手里的堪舆图,递给老信国公看。“堪舆图?”看到图,老信国公怔了一下。接着又看了眼沙盘。这...这是!!久经沙场的他瞬间明白了其中关键,激动的握紧手里那张堪舆图。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三十八章:激动的老国公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