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国运金龙现世!(1 / 1)

(“为国立言?”“苏状元他是想干什么?”“自太祖皇帝以后,登闻鼓从未被人敲响,莫非是发生什么大事?”“古往今来,圣贤无数,为自身立言者常见,但为国立言、凝聚国魂、塑造国骨者,苏状元还是第一人,千古第一人!”“走走走,咱们快去皇城门口,见证苏状元为国立言!”“哼,此子狂妄。”“连大儒都不是,就敢妄谈为国立言,老夫倒要看看他要立何言!”伴随苏长歌的声音响彻天穹。举世震惊!无数百姓和读书人朝皇城蜂拥而去。知晓内幕的朝廷官员,猜到苏长歌是为和亲而鸣不平,也纷纷赶来凑热闹。秦辅和托托木也不例外,公主和亲对他们有利,苏长歌站出来阻挠,他们自然要前去阻止,不能让他影响到自身利益。太学院内。从惊愕中回过神来的青年人,口中不禁感叹道。“为国立言,千古唯一。”“此子不仅才华绝世,胆量更是惊人,换做老夫,在他这年纪恐怕也不敢做此事。”“只是不知道他要立何言,才能改变皇帝、百官和百姓的态度。”年轻人的眸中露出好奇之色。身边唤作陈北溪的老者听到年轻人的话,心中不由一震。没想到,苏长歌现在做的事。就连夫子也自叹不如。他才二十出头啊。若是保持势头,将来必成儒道第六尊圣人,甚至比肩文亚礼三圣!想到这,陈北溪忽然又摇了摇头,目前来看只是胆量、气节和文采上天资出众,具体如何,还要看等下为国立何言。若是得不到天地和王朝认可。立言失败。他自身恐怕也要遭受反噬,原本的大好前途,一朝毁之。而下如此重注。只是为了阻拦公主和亲。值吗?陈北溪看向身边夫子,顿时了然,圣人者,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皇城门口,登闻鼓前。苏长歌放下鼓槌,转身看着源源不断朝这赶来的百姓和官员。“大晋,中土之神州,昔年太祖皇帝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长剑,于乱世当中开辟基业,承前朝大燕基业,开天下之太平!”“时至今日。”“大晋绵延三百二十六年。”“然,一百三十年前,蛮夷趁我大晋内乱,夺燕云十六州占为己有。”“燕云之辱,不可忘却。”“历代先君无不以收复燕云,恢复神州为己任,数次派兵征伐蛮夷。”“虽未尽其功,但志向却未曾磨灭,百年来无数将士与蛮夷浴血厮杀,拼死而战,埋骨燕云,只为恢复我神州旧土,扬我大晋国威,为后世子孙开辟太平!”“今日,吾苏长歌为国立言。”“天地可鉴,望太祖皇帝,望历代先君,望大晋无数忠魂,显于此世为证!”“铸我大晋国魂,塑我大晋国骨!”苏长歌开口。煌煌之音在大晋天穹回荡。无数百姓抬头仰望上空那宛如龙鳞一般的祥云,握紧双拳,心中激荡无比。燕云之辱,誓死不忘!那些征战燕云,与蛮夷厮杀,埋骨荒原的将士中,有他们的祖先,他们的亲人。作为英烈的子孙后代,父母亲人。这份耻辱岂能忘却?只有用蛮夷的血才能洗刷!只有收复燕云,才能达成先祖夙愿,让他们得以安息!也就在此时,似是被这番话感染。太庙当中一束璀璨如柱的光芒直冲云霄,大地发生轻微的震鸣声。无数人投目望去,只见一道人影出现在半空中,身穿布衣,手提三尺青锋,容貌甚伟,目光平淡,轻轻一瞥,天下俯首。这位便是大晋太祖皇帝。一介布衣,执三尺剑于乱世中脱颖而出,定鼎大晋基业。“太祖,太祖显灵了!”老皇帝走出宫殿。望着那与太庙供奉的太祖画像相似,甚至气度还显宏伟的男人,满眼激动。随后,他直接跪地拜服,身边其他太监、宫女见状也纷纷同样如此,全部跪下,不敢对太祖皇帝有任何不敬。不只是他们。大晋的百姓看到太祖皇帝后。纷纷诚心跪地拜首。大晋虽然没有跪拜礼,但对这位以布衣之身平定乱世,爱民如子的天子。无人不敬仰,亦无人不敬重!也就在这时。太庙当中,再次爆出数道光柱。虽然远不如之前璀璨夺目,但胜在量多,瞬间笼罩整片天穹。下一刻。太祖皇帝的身影背后。一位位身穿龙袍,威严无比的人影出现,或黯淡,或耀眼,但皆是大晋先君。看到这一幕,太子心中无比震撼。望向登闻鼓前的苏长歌。不敢相信,他竟然真的唤出太祖皇帝和历代先君,此等壮举,旷世仅有!但还未等他缓过神,远处涌现出密密麻麻无穷光点,汇聚在一起,甚至比太祖皇帝还要耀眼,好似太阳,让人不敢直视。光点起于燕云,起于边境重镇,起于无数英烈忠魂埋骨之处!最终汇聚于大晋皇都!一刹那。天空被无数面容坚毅,身姿挺拔的将士所占据,宛如璀璨繁星,映照世间。“大家快看,那是什么?”“英烈!那是我大晋历代为国征战,战死沙场的英烈先辈!”“历代先君,大晋英魂...”“无数先辈竟然真的显现于世,见证苏状元为国立言!”看到这波澜壮阔的景象,百姓们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撼之色,甚至有人捏了捏脸,不敢相信这一幕是真的。而与此同时。有些人在这浩如繁星的英魂中不停寻找,寻找昔日逝去的战友、亲人。眼泪再也抑制不住。哪怕只是再看他们一眼,就一眼也好。而似乎冥冥中有指引一般。众人很快就在繁星中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人,那个为国捐躯的英雄。昂首挺立,一脸肃色,样貌轮廓和记忆中的那個一样!老信国公和卫国公看着战死沙场的兄弟、儿子,年迈的两人皆是热泪盈眶,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能再见他们一面。这一刻。无数人跟他们一样。而此时。皇城外也已经站满了人,目光全都汇聚在苏长歌身上。就连天上的英魂们也看着他。他们都在等。等他在天地日月,先君英烈,无数百姓的见证下为国立言。也就在这时,苏长歌缓缓开口。“大晋国言,不和亲!”“大晋崛起于乱世,立于中土神州,人有傲骨,国亦有之,吾大晋乃堂堂大国,礼仪之邦,千古以来圣贤辈出。”“外邦来犯,国家有难,凡大晋之臣民,当以铮铮铁骨,齐心协力应对。”“岂可靠送女和亲来平息战乱?!”苏长歌出言。声音响起。如滚滚雷音般传向四面八方,传入大晋无数百姓耳中。深宫高墙之内。昭宁公主听到这话,有些惊愕。她原本还只是猜测,但没想到苏长歌竟真是为了阻止和亲而为国立言!这一刻。她感觉在冰冷的黑暗中。出现了一团火炬,照亮黑暗,驱散寒冷,让她心头一暖。即便知道苏长歌不只是为了自己。但这并不妨碍她敬仰、崇拜这个黑暗中敢于发光发热的身影。也就在这时。苏长歌的声音再度响起。“不纳贡!”“大晋王朝乃中土上国,华夏苗裔,岂能向外族蛮夷纳贡称臣!”“不割地!”“大晋王朝疆域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皆是神州旧土,上古先王传承之地,绝不会割让给外族蛮夷?!”“不赔款!”“大晋百姓,铮铮傲骨,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苏长歌开口。煌煌之言,天地为鉴!从他吐出的每个字都化作金色文字,以苍穹为书简,显于世人眼前。文章出世。瞬间引来一片哗然。无数百姓、无数将士望着天穹,内心惊涛拍岸,汹涌澎湃。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这是何等的魄力!何等的傲骨!霎时间,他们不自觉挺了挺腰板,体内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他们也是华夏苗裔,他们也是大晋百姓,他们也有铮铮傲骨,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我大晋绝不向外族屈服!正此时。苏长歌再次开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国君与江山共存亡,卿大夫与宗庙共存亡,士与祖宗坟墓共存亡!”“凡我大晋臣民,可杀不可辱!”苏长歌出声。为这篇立言文章著下最后一句。皇宫当中,老皇帝看着刻在天穹上的文章,眸中浮现不一样的光彩。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苏长歌此番为国立言,太过震撼,太过惊艳,若大晋上下,君王臣民皆能做到这一切,齐心协力,何愁大晋不能鼎盛?此乃大晋之魂,大晋之骨!人无骨不立,无魂不生。国亦同之。有这篇立言文章在,大晋在对待外敌上,天下百姓的凝聚力将空前强大。只是...就在老皇帝心中还犹豫犹豫之时。上空。一道撼人心魄的声音响起。“可!”“自今日起,凡大晋后世君王,上下臣民,皆以此言为训,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有违背者,不得为帝!”“若有劝谏者,不为大晋臣民!”太祖皇帝开口。紧接着,历代先君、无数英魂也开口。这一刻。无数道声音同时响起。整片天地都回荡着他们的话,他们的声音,让众人一度感觉他们还活着。自己的先辈还活着!“后世皇帝赵琰,遵太祖皇帝旨意!”老皇帝接旨,声音响彻寰宇。他的皇位来自于祖宗。如今太祖当着全天下百姓发话,定下规矩,他只能选择接受。否则正统性就会被人拿出来做文章。而随着他开口。太子、文武百官也随之出声,不敢忤逆太祖,更不敢忤逆民心。至于百姓,他们甚至不知道昭宁公主和亲一事,但昔日的先君、英魂开口,而且他们也认同苏长歌的国言,自然不会反对。于是苏长歌这篇为国立言的文章。得到了过往、现在,无数大晋子民和先辈的认可,乃是民心所向!但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苏长歌眼前。“苏长歌,枉你还是儒生。”洪畴从人群中站出,说道:“吾辈读书人,当以天下安泰为重。”“你此番立国言,不过就是为了阻止和亲,但你可知得罪草原王庭的下场?到时两国开战,尸骨如山,血流漂橹!”“因你一言,葬送数百万条人命,这也配为国言,也配称为儒生!”洪畴振臂高喊着。他知道这个时候出来风险极大。但要再不出来。和亲失败,托托木王子回去必然受罚,他作为幕僚,前途也就断绝了。所以为了保全自身的荣华富贵,他按事先准备好的话,站在道德上,用天下百姓、江山社稷的稳定来向苏长歌施压。然而,面对洪畴的质问。苏长歌只觉得好笑。一个投效蛮夷的贰臣贼子,居然有脸站出来以大晋江山名义质问自己。随即,苏长歌厉声开口。“住嘴!”“尔为大晋百姓,读圣贤书却不明是非,投效蛮夷。”“如今在这摇唇鼓舌,坏我大晋民心,名为晋人,实为晋贼,似你这般毫无忠义仁孝的禽兽,也配在这质问本状元!”苏长歌出言骂道。没有去讲道理。直接戳破洪畴的身份。在场百姓们听到此话后,目光冰冷愤怒的盯着洪畴。“你,你胡说!”“休要在这转移话题!”感受到周围人的目光,洪畴脊背发凉,急忙大声喊道。闻言,苏长歌只是冷冷一笑。“蛮夷,禽兽之邦。”“与我大晋臣民世代血仇,将我大晋燕云之地窃为己有。”“而今两国和谈,乃是我大晋皇帝,为天下百姓计,方才搁置仇恨,可尔等居然还恬不知耻,妄想强娶公主和亲!”“你刚才言。”“若是阻止和亲,蛮夷就会挥军南下,与我大晋一战。”说到这里。苏长歌看向面前百姓。“敢问我大晋子民,尔等惧战否?”声音朗朗。一瞬间便响彻大江南北,凡大晋疆土内的百姓皆听到此话。而因为之前苏长歌的立言文章,以及天空中那死去的英魂,百姓们几乎没有半点犹豫,立即出声回应他的问题。他们的土地被敌人窃据。他们的祖先,亲人,同胞战死沙场。此等国仇家恨!焉能不报?必须全部向蛮夷讨还回来!“不惧!”百姓们的声音汇聚成流,整片天地都回荡着他们不甘屈服的呐喊。刹那间,异象陡生。原本漂浮在天上的龙鳞祥云动起来了。而太祖皇帝、历代先王,还有无数英烈都化作光芒组成的璀璨河流。流入祥云之中,融为一体。下一刻。天穹上出现一颗由国运民心凝聚,祥云组成的龙首,垂目俯瞰人间,庞大的体型横贯大晋,皇都百姓只能看到他的头部。震撼!无比震撼!百姓们抬头仰望天上这存在于书本当中的国运金龙,心潮澎湃!老皇帝同样如是。甚至比见到太祖皇帝还要激动兴奋。国运金龙,相传只有在一国最为鼎盛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且往后数十年,只要君主不横征暴掠、昏庸无道,损害国运,境内便可风调雨顺,百姓安康。但没想到。此刻它出现了,就在自己头顶。而且还是由先君和英魂化成,蕴含他们收复燕云,兴盛社稷的遗愿和意志!我大晋。自有先祖英魂庇护!端详着上空龙首,老皇帝双拳紧握,眼中满是兴奋之色,感觉浑身充满力量。数十年的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再加上那已经确定的国策,大晋国祚起码可以再延续成百上千年!而此时,苏长歌心中也有些震撼,龙这种生物,他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只在书中看到过,没想到今日居然能亲眼目睹。但他也知道。国运,既是民心民意。他不是为君王、为自己而凝聚,而是天底下百姓同心协力才凝聚出来。不过这也证明了。自己刚才为国立言确实得到百姓认可。随后,苏长歌看向面前的洪畴。“我大晋百姓,华夏苗裔,不怕蛮夷南下,更不怕尸骨如山,血流漂橹!”“和亲之事绝不答应,若蛮夷执意要向我大晋开战,我苏长歌必身先士卒,奔赴战场,我大晋百姓亦将战至最后一人!”“而且,你给我记住。”“蛮夷只要敢踏入大晋一步,伤大晋百姓一人,便是对我大晋宣战!”“吾大晋铁骑,必将十倍、百倍讨还!”苏长歌开口,声音冷冽,将心中积攒已久的怨气全部吐出。蛮夷兵锋强盛。但他们的底子远不如大晋。大晋有万万人口,蛮夷不过千万,大晋疆土辽阔,各有其用,蛮夷只占据草原。一旦两国开战,只要大晋君臣百姓坚决反抗到底,蛮夷顶多就是一时强盛,持续不了多久就要败退,被赶回草原。此刻,身后站着万万百姓。苏长歌又有何惧!也就在这时,人群中丞相秦辅和托托木一同走了出来。“苏状元,你过激了。”秦辅面色温和,不闹不怒的说道:“草原王庭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和谈。”“和亲也只是想维持两国之间的友谊,即便失败,两国之间感情依在,兄弟之邦,有什么事不能谈,没必要动辄打仗。”“你说是吧,托托木王子。”秦辅笑着问道。听到这话。托托木心中虽然极为愤恨和不甘。但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和亲是他自己为了想保住权势,顺带坑大晋一波才提出的。可两国和谈却是重中之重,要是这件事都没做成,回去之后父汗就不是责罚他了,估计直接废了他都不是没可能。现在苏长歌为国立言。和亲已成泡沫。但反正什么都没付出,他除了对苏长歌的怨恨加深以外,没任何实际上的损失。而此时,见托托木如此轻易点头。太子眸中闪过惊讶。突然回想起苏长歌之前说的,蛮夷真的比大晋更重视和谈?!但这是为什么?大晋势颓。蛮夷兵锋强盛。他们为什么比大晋更想促成和谈?就在太子疑惑之时。苏长歌出声。“兄弟之邦?蛮夷乃我大晋血仇!”“此次和谈中,先是妄图用武力逼迫我大晋忍受岁币和亲之辱。”“之后又以燕云十六州羞辱莪大晋,两事未成,这才提出用一些牛羊战马作为和亲聘礼,但依旧是想逼我大晋屈服!”“一而再,再而三,蛮夷摆明是有更大图谋,欲对我大晋不利!”“如此狡诈歹毒的恶邻。”“枉秦相你活这么大把岁数,居然言他是兄弟之邦,简直可笑至极!”苏长歌开口,怒斥丞相秦辅。而伴随他声音响起。文武百官,还有在场的百姓和读书人,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托托木。蛮夷有更大图谋,欲对大晋不利?一时间。众人警惕起来。虽然苏长歌没有拿出确凿证据,可怀疑一个人,还是敌人,需要证据吗?显然,不需要。当怀疑的种子埋下时,众人回忆托托木的种种举动,别说是羞辱大晋的行为,甚至就连招个手都觉得不对劲。而这。便是苏长歌想要达到的目的。他知道蛮夷另有图谋。可没确凿证据。自己去找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既然如此。不如利用刚得来的公信力,说出猜测,挑起大众疑心,让百官和陛下去找。这样一来就简单多了。那么多的探子。总有一个会找到点蛛丝马迹。而且没找到也无所谓,蛮夷本来就是敌人,对敌人多疑,也不是坏事。此时,见众人对王庭起疑。托托木真的慌了。父汗让他率领铁骑战胜大晋。他输了。提出迎娶公主和亲。被半途喊停。现在大晋更是对王庭的真实意图起了疑心,要是让他们知道和谈只是权宜之计,王庭准备平定内乱后就大举侵略大晋。自己回去不得被父汗拿刀活劈了!想到这。托托木故作镇定的样子。“苏长歌。”“本王知道你痛恨我王庭,但你也不能胡言乱语,信口雌黄!”“王庭派本王过来。”“乃是想与大晋交好,不动干戈。”“可你没有证据便怀疑我王庭,指责我们另有所图,这便是大晋待客之道吗?”“若真不信任,那便开战!”托托木面色一正,底气十足的高喊,大有谈不拢就打的气势。百官中有人见他如此,立刻就慌了,毕竟不和亲就不和亲,这事已经无法更改,但他们并不希望看到两国真的交战。秦辅此时也开口帮腔。“苏状元,你怀疑草原王庭欲对我大晋不利,可有证据?”因为和亲一事。他跟托托木算是站在一起。虽然关联不大,但要是真调查出王庭对大晋图谋不轨,他必然会受责罚。听到此话,苏长歌冷冷一笑。“当今陛下圣明,心中早对尔等起疑,私底下派本状元调查此事。”“如今我已在死去的蛮夷士卒尸体上发现噬魂虫之毒,若真是为和谈而来,何故要在对决前,给士卒下这必死之毒?”苏长歌开口。故意抬了老皇帝一手。毕竟和亲之事中途被自己给推翻,无形中等于打了老皇帝一巴掌。不管他会不会记恨。苏长歌都没必要在这事上挑衅皇权。此时,宫内姗姗来迟的老皇帝,听到这番话,先是一怔,而后便明白用意。看向苏长歌的眼中露出赞赏。和亲一事被打脸,他虽然不舒服,但也没对苏长歌动怒记恨。为帝者,心怀宽广,跟为国立言,天下百姓团结一心,国运金龙现世,数十年风调雨顺比起来,这就根本不算事。别说记恨。他都想把苏长歌当吉祥物供着。不过现在有台阶下老皇帝也不会头铁把台阶拆了,没有说话,不经意的点了点头赞同。文武百官注意到这一幕。有些心惊。没想到老皇帝表面上悲愤屈辱的答应和亲,背地里却派苏长歌去查蛮夷的底。藏得实在太深了。就连太子殿下都不知道。看着愣在原地的太子,百官们心中不禁生出诸多感叹。与此同时。听到苏长歌说出噬魂虫之事。托托木心中一咯噔,不过虽然有些慌乱,但还是强行嘴硬道。“这算什么证据?噬魂虫又并非是我草原特产之物,而且本王子又岂会对亲信下手,这或许是你们故意栽赃陷害。”托托木开口。吃定苏长歌没有确凿证据。闻言,苏长歌也不气。他只需要挑起个合理的怀疑就够了。随后转头看向老皇帝,出声道:“陛下,蛮夷种种迹象可疑。”“学生虽无确凿证据,但为大晋江山,天下百姓之安危计,学生以为当严查此事,待调查清楚后再放托托木离开。”声音响起。秦相幽幽的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局已经输了,与之前用天下安危逼迫和亲一样。苏长歌现在用天下安危来软禁托托木。博弈的都是江山和民心。但苏长歌能为国立言,争取到皇帝、百姓,甚至是历代先君的支持。而此时,老皇帝听到这项提议。几乎没有犹豫。直接就点头答应下来。“来人,送王庭使臣回鸿胪寺,好生养着,没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半步。”话音落下。托托木满脸不忿的喊道。“尔敢,我乃草原可汗之子,王庭使臣,尔等这样对我就不怕两国开战吗!”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一十四章: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国运金龙现世!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