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托木怒视面前的大晋皇帝。自己可是可汗之子。代表草原王庭出使大晋,携带一国之威,地位甚至比他们的皇子都要尊贵。而今,他们居然敢软禁自己?凭什么?感到王庭威严受到挑衅的托托木,目光直视老皇帝,面无半点惧色。我托托木就是死,死在你们大晋人手上,也绝对不会接妥协,有本事你们杀了我,到时王庭百万大军必将挥师南下!见状,老皇帝并没被吓住。他执掌朝纲数十年。之前答应和亲是为百姓和社稷安稳着想,不得不在受辱和国家利益选一个。如今国言已立,百姓凝聚一心,国运金龙现世,社稷稳如泰山,顾虑消除,他也不必再瞻前顾后,在两难中做抉择。随即,老皇帝缓缓出声道。“托托木。”“你若觉得朕处置不公,朕可以放你回去,回去告诉你父汗。”“即日开始,大晋向草原宣战!”老皇帝语气极其果断。百姓不惧战,君王不惧死,少了顾虑后的他对两国开战无半点忌惮。对蛮夷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你要打是吧?那就打!你对我图谋不轨?那就打!我大晋上下同心,就算可能会伤筋动骨,但你也好不到哪去。此时,伴随老皇帝的声音响起。百姓们先是一怔,谁都没想到这位迟暮之年的陛下,竟然如此硬气。但很快百姓们便回过神来。“陛下威武!”“吾皇圣明!”“宣战!宣战!宣战!”百姓们振臂高呼,声音响彻寰宇。经过刚才一事,他们内心对蛮夷的仇恨被激发出来,恨不得现在就收复燕云,踏平王庭,完成先辈遗愿,洗刷耻辱!也就在这时。本来还因王庭威严被冒犯,满心怒火的托托木。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高亢声音。面色瞬间难看至极。什么时候软懦的大晋王朝也能以开战为由,威胁他们王庭了?然而,虽然感到不忿,但托托木也知道,倘若自己回去,大晋真向王庭宣战,无疑坏了父汗大计,肯定会被重责。换而言之。回去,要被重罚,从此失宠。留在大晋被软禁,反而还有一线生机,日后还有被放出去的可能。认清这点。托托木突然有种难以言喻的憋屈感。来时,他意气风发。觉得就是带精锐铁骑到大晋耀武扬威,逼迫他们答应纳贡和亲。可现在,不能说事与愿违,只能说父汗交待要办的事,不仅没办成一件,全搞砸了,而且还把自己给搭进去。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托托木转移视线,目光冷冽的盯着苏长歌,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但最后,还是选择向现实服软。“皇帝陛下息怒。”“这件事肯定有误会,刚才是本王一时冲动,口不择言。”“此番和谈,乃是为两国友好而来,我王庭绝无他意,陛下既然心存怀疑,本王愿意配合贵国,待水落石出后再归去。”托托木开口。远没有刚才的怒气冲云,低下了头,极为客气的答应下来。而随着他声音响起。老皇帝眸中闪过一抹异色。蛮夷向来桀骜。托托木如此轻易就答应下来,看样子他们是真的另有所图。不只是他,太子、文武百官都加深了怀疑,在被苏长歌埋下不信任的种子后,此刻他们看托托木哪哪都不对劲。但国库空虚。大晋终究不愿轻易挑起战事。因此老皇帝轻轻颔首。决定先软禁托托木。命锦衣卫和东厂暗中调查蛮夷意图。同时组织前线关防,命人到江南筹集兵饷粮草,做好蛮夷突然袭击准备,想好这些后。老皇帝转头看向登闻鼓前的苏长歌。这次若没有他站出来,大晋必将忍受国辱,送公主和亲来换取两国停战。“苏长歌为国立言,有功于社稷。”“朕此前曾许诺他,若是率兵击败蛮夷,便授封为伯,再加上与胡僧辩法,扬我国威,三功并赏,理当封为国公。”老皇帝开口。直接就要封苏长歌为国公。后两个功劳都是凑数。但为国立言,凝聚国运金龙,这份功劳太大,封侯老皇帝觉得低了。而因此一事就封为国公,难免会有人嚼舌根,跳出来反对,所以才加上另外两个功劳,以绝天下百姓悠悠之口。可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顿时目瞪口呆,震撼无比。二十岁出头的国公?别说是现在。细数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除非世袭,否则绝无这个年龄授封国公之位的!甚至二十岁封侯的都从未有过!而且苏长歌才二十岁,现在就位居国公,以后立下功劳该怎么封?必然转世袭吧?世袭之后再加把劲,那是不是可以封王了?异姓王!这是什么概念?苏长歌现在就已经是文坛魁首,将来成为圣贤,甚至圣人都有可能。活着封王的圣人。后世皇帝该怎么驾驭?想到这。左都御史上前一步,急忙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苏长歌为国立言,虽是大功一件,但全是仰仗我大晋先君庇佑,国运金龙更是无数英魂和先君遗愿志向汇聚而成。”“授封苏长歌为国公有些过了。”“依臣之见,改为封侯,再赐些金银珠宝,良田美婢,再合适不过。”左都御史开口。他也没蠢到说苏长歌没功劳。只是略降一筹,从公爵改为侯爵,将来新君继位方便驾驭。伴随他声音响起。百官中有不少人都出言附和。“还请陛下三思。”“对对对,公爵之位太过了。”“陛下,自开国以来,授封国公者俱是有大功于社稷。”“苏状元之功,授封为侯虽有些委屈,但公爵之位太高,恐承受不起,臣以为不妨封苏状元为侯,再将公主赐婚于他。”秦相开口,终止了话题。公主赐婚?百官眼神怪异的看着秦相。公主,听起来尊贵,可谁想娶回家?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不仅如此,苏家出了名的人丁稀薄,这家庭再娶个公主,无疑是雪上加霜,万一日后子嗣不旺,或者干脆生个女儿。那....秦相一党官员瞬间心领神会。“陛下,臣以为秦相言之有理,不妨将公主赐婚于苏长歌,光耀门楣!”“苏状元才华不凡,配得上公主。”官员们纷纷进言。就在这时,一道不一样的声音响起。“陛下不可啊。”“众所周知,苏府人丁稀薄,苏状元若成为驸马,子嗣恐难延续。”“还望陛下体谅臣属。”苏长歌转目看去,见是工部尚书张怀民为自己出声。兄长的党羽还是靠谱啊。而此时,见百官从封爵扯到了赐婚公主上,老皇帝微微皱眉。“朕何时说过要赐婚?”老皇帝开口,瞪了眼秦相,然后沉声说道:“苏长歌为国立言,凝聚国运金龙,增我大晋国运,有大功于社稷。”“尔等若是觉得封为国公太过。”“皆可效仿苏长歌。”“只要有人能增我大晋国运,不论出身年龄地位,朕绝不会吝啬赏赐!”老皇帝扫视百官,语气冷肃。封个国公叽叽歪歪。有本事你们给朕再整条国运金龙来,朕也封你们为国公!至于公主赐婚,早在苏长歌献言国策时他就想过,但苏家这情况,赐婚等于把人往绝路逼,因此这念头早就被他打消。此外,也正因为苏家就两人。老皇帝才敢力排众议。封苏长歌为国公。毕竟苏家人丁稀薄的可怜,不用担心有人打着他的名义胡作非为。此言一出。一直围观的百姓欢呼起来。他们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苏状元为大晋做了实事,皇帝论功行赏,那是应该的,而且以他为国立言的功劳,封个国公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看到这一幕。百官顿时噤声,秦相也沉默不语。他本来就是出来提个意见,成功了可喜可贺,失败了也没关系。而且如今皇帝一意孤行,百姓也支持,这个时候就算心中再不舒服,那也得忍下去,否则就是以卵击石,自绝于天下。也就在此时。天空中那俯瞰人间的国运金龙动了。微微张口。吐出一颗璀璨夺目的龙珠。紧接着,龙珠以极快速度朝苏长歌掠去,在众人尚未反应之际,没入他体内。“龙珠!龙珠进了苏状元体内!”有人惊讶的喊道。这一刻。老皇帝、太子和百官都愣在原地,没想到苏长歌如此受国运钟爱。要知道,国运金龙乃是民心凝聚而成,代表一国气运,苏长歌得到龙珠,就相当于得到国运金龙的庇护,身负大气运。此气运不是什么出门捡钱之类。而是在遭逢厄事时。会转危为安,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相传曾有一人身负大气运,三万人大战四十三万人,天降流火,敌军遭到重创,溃败过河时又遇到大风,暴雨如注,河流决堤,淹死十余万敌人....虽然苏长歌还没到那么夸张的地步,但只要他不犯事。惹得天怒人怨就算皇帝想针对他,也得掂量掂量国运反噬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同样的。苏长歌如今身负大晋国运。他要是背叛大晋,做出荼毒百姓,损害江山社稷的事,也会遭受反噬。这样一来。等于他和皇室利益捆绑在一块。二者相辅相成。“苏长歌,在此拜谢诸位先君、英魂,绝不负诸位所托。”知道龙珠带来的好处,苏长歌朝上空的国运金龙拱手行礼,有了这层顾虑在,不管是谁都不敢对他贸然动手。而随着他声音落下。国运金龙像是回应似的微微颔首。下一刻。那庞大到覆盖整个大晋的身躯,化作金色的光点。一刹那。人间好似下了场金色的雨。落在山野、平原、田垄,百姓身上,润物细无声。江南,豫章府内。景阳湖下。国运金龙消散的同时,水面下浮起一条体型巨大的蛟龙。蛟龙无角,身上披了层厚重的青色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有四肢,体长数千丈,竖瞳,给人一种极其暴戾的感觉。稍有用力翻转身子。湖面就会掀起数丈高的波涛,向两岸拍打而去。“真龙之威,恐怖如斯。”水下青蛟心有余悸的看着天空。刚才国运金龙出现的那一刻,恐怖的威压让它一度以为自己要死了。那是一种血脉上的压制,即便它现在已到四品,就差走水化龙,也只能俯首称臣,潜伏于渊,不敢生出半点违逆之意。而且,就算走水化龙成功。也没什么用。龙也是分三六九等。像它这种由水虺升为蛟,再由蛟升为龙的,血脉斑驳,最多只能化为角龙。跟刚才天上那条国运金龙没得比。“国运昌盛,往后数十年,大晋将风调雨顺,必须趁这次机会走水入海,否则一旦错过,不知道又要蹉跎多少年。”青蛟看着洒落的金雨,对走水入海的念头更加强烈。蛟龙走水化龙不易。它两百年前就修到了圆满境界,随时可以走水化龙。但当时大晋正值鼎盛。朝廷派儒生过来跟它讲道理,起初道理讲不过它,但后面来了位天地大儒和四品上清境修士,于是在一顿友好商谈下。它决定夯实根基,潜伏于渊,等待下一个走水的机会。然而,好不容易等到大晋势颓。江南暴雨倾泻。此时它的状态最为巅峰,眼看就可以趁机破开堤坝入江,而后一路随波入海。但没想到。国运金龙竟然出现了!这也就是国运提升后,没办法瞬间让大晋变强盛,而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大晋。否则它现在就老老实实回湖底歇着了。而在意识到这次机会不可错过后。青蛟看着天上汇聚的乌云。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等明日暴雨之时,冲毁堤坝,走水入海!正想着。一声尖叫传入它耳中。“怪...怪物!”青蛟竖瞳一转。看向湖面上一艘小船,以及指着自己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的蝼蚁。“哼,我青蛟不杀无名之辈。”青蛟懒得欺负凡人,身躯一扭,潜入水下,等待明日兴风作浪,走水入海!......翌日,太学院内。解决完两国和谈的事情。苏长歌又恢复到平静的教书日子。虽然被当众册封为国公,但皇帝下旨正式册封还要一些日子。据太子说是商议封号。要知道,国公跟国公之间,亦有差距。就跟谥号差不多。封号也有高下。类似卫、信、义、衍圣这类美称排在第一,受朝廷直接供养。其次就是按封地来,鲁地就鲁国公,秦地就秦国公,封地也不是给你,只是享有封地郡府的供养,没有管辖实权。可每个地方的大小、贫富都有差距。差距一下子就来了。齐国公必然高于鲁国公,楚国公必然高于鄂国公、越国公,因为钱多民多地大。一般来讲。苏长歌出生巴蜀之地。那他的封号,要么就是巴国公,要么就是蜀国公,渝国公等等。现在朝廷上争的就是这个。老皇帝觉得蜀地贫瘠。既然决定封,那就不能吝啬,所以准备封楚国公,算是重赏嘉奖。百官则觉得封这个年纪封国公已经很过分,再搞个楚国公,楚地几乎囊括整个荆地和江南,因此在这事上没做半点退步。对此,苏长歌并没有太多关注。毕竟之前因两国和谈,他有不少事想做但没时间,现在正好趁机会做完。学宫内。苏长歌刚一走进去。立即就有数道视线汇聚而来。学院夫子和教习看向他的眼神极其复杂,有敬畏有羡慕,但更多的是疑惑。毕竟自苏长歌到太学院以后。就跟学宫闹掰了。尤其是殴打刘司业,强闯学宫一事后,两边就更是井水不犯河水。而现在他授封国公后突然跑过来,难道是为了报昔日之仇?还是单纯过来炫耀,亦或者铲除异己,弘扬心学?正想着。一道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本状元来这只办一件事。”只见苏长歌突然开口,扫了众人一眼,缓缓说道:“教学改制。”简短的四个字,重若千钧。如一块巨石砸向水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众人满脸惊愕的盯着苏长歌。他果然是来铲除异己!众所周知。改制就是重新立规矩。苏长歌一朝得势,就一改常态的跑到学宫来,果然是不怀好意!然而,看着面前风头正盛,受皇帝恩仇的苏长歌。众人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无力感。论权势。对方再也不是那个刚来时得罪皇帝、百官,被罢黜官职的的状元郎。而是天子宠臣,当朝国公!这样的人物,他们只配抬头仰望,对方弄死他们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难。“快去叫院长过来。”一名夫子小声呼喊身边的教习。苏长歌听到后,面色平淡,并没有出言阻止,任凭他们把院长喊来。他这次来太学院推行教学改制。说是铲除异己也没啥问题。太学院创立百年,理学大行其道,刚开始还好,但到后面就慢慢变味。诚然,这群夫子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圣贤文章也牢记于心,可除了满口仁义道德以外,对其余的事情一窍不通。他们培养出来的学子。好坏暂且不提。但在实际做事上一塌糊涂,审案、民生、财政等等,基本都是上任再学。这样的人考上进士做官,大多都是糊涂官,事情交给身边小吏和属官去做,德行好点是清流,差点的就利用权柄贪污。但真正做实事的太少了。清流不怕。贪也不怕。就怕到任地方后一点政务不做,只知道敛财,贿赂考课官员,然后熬资历往上升。懒政、渎职加贪污。这样的官员,就是国家身上的蠹虫!苏长歌这次来。就是想掘这群人的根。从源头上改变。否则单靠心学一门学问,没有具体制度,就等于无萍之水,没法长远。也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苏长歌,你莫要胡来!”“太学院乃是昔日朱圣所立,规矩亦是朱圣所创,岂容你说改就改!”严院长愤怒的声音响起。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一十五章:苏长歌授封国公!国运龙珠!太学院改制!免费阅读。 , )
第一百一十五章:苏长歌授封国公!国运龙珠!太学院改制!(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