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率军捉拿吴王!举家自焚,本王要拉着苏长歌陪葬!(1 / 1)

(随着一颗颗头颅滚滚落下。围观百姓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欢呼声,甚至有人激动到喜极而泣。三次灾难,害得他们和父母、妻儿、亲人阴阳两隔,如今公道讨回,谋划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伏诛,他们如何能不激动。台上。苏长歌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在权贵们眼中,百姓卑微如尘埃,渺小如蝼蚁,死活根本无关紧要。殊不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谓的权贵门阀,不过是一时暂居高位的百姓罢了。他们手握权力,自诩为天潢贵胄,世家门阀,却忘了祖先的出身,一样是他们所轻蔑的庶民,忘了是谁支撑他们站在高位。民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才是天下的根基。道理就在书上。人人皆读,但读完只会挂在口边,古往今来,有几人将这句话放在心上?心中如此想着。苏长歌决定等这次的事解决,便全力推行太学院改制。不求培养出来的学子,心中时刻怀揣天下百姓,那不现实,但起码到地方上任后,得为百姓做实事,造福一方水土。而不是像刚才被杀的那批官员一样、将百姓视为随意捻死的蝼蚁。但就在这时。一道愤怒的声音突然响起。“苏长歌。”“你竟然敢抗旨不遵!”传旨的官员中,有一人高声喊道,满脸怒色的盯着苏长歌。“吴王及其一众党羽涉嫌谋逆。”“陛下已经降旨,将此事交由我都察院,还有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命吾等将这群犯人,押送回皇都核实审查!”“你有何资格擅自做主,处决犯人!”他说这番话。倒不是完全在刻意针对苏长歌。这批犯人涉及谋逆重罪。按照朝廷惯例,地方官员可以逮捕他们,也能用刑逼供,但死刑却需要陛下降旨,刑部执行,怎么也轮不到他苏长歌处置。更别说,陛下还已经降下旨意。要三司会审核实定罪。苏长歌现在把人杀了,让他们怎么交差?后续还怎么从这群人身上捞好处?而伴随声音响起。他身边的大理寺官员出言附和。“凡涉及谋逆大罪,皆要交由三司会审,陛下定罪后,方才能处以死刑。”“你虽是国公,但亦要守大晋国法,岂能胡来?如今擅自处决犯人,铸成大错,本官定要将此事呈奏陛下,治你重罪!”此言一出。两人身边的刑部官员张了张嘴。但最后什么都没说。毕竟刑部尚书是苏派骨干,如今事情已经发生,说再多都无济于事。还不如想想上奏的报告该怎么写。才能减轻罪名。而这时,听到两人的声音,苏长歌却是不急不缓的开口。“本国公未接到陛下旨意。”“只知道这群犯人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慰民心。”“若几位觉得此举不妥,可以将这群犯人的身体和脑袋押送回京,在陛下面前进言弹劾,治本国公之罪,本国公绝无怨言。”苏长歌开口,语气平平淡淡。早在决定动手前。他就已经预想过会被朝廷问责,但却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因为他知道,要是不在江南动手。等这批犯人被押送回京,就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那些跟他们一样尸位素餐的官员,会想尽一切办法替他们脱罪,亦或者逃脱本该有的责罚,比如说死刑改成流放之类的。如此一来。江南这些无辜枉死的百姓、就真的白死了。而伴随苏长歌的声音响起。一时之间。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员顿时气的青筋暴露,什么叫把身体和脑袋押送回去?我们要的是人,活生生的人!现在人被你当众杀了。就算把身体和脑袋押送回去又能如何,他们难不成还能死而复生?讲道理,为官数年。他们还从未见过如此嚣张的人。“苏长歌。”“你擅自处决嫌犯已经铸成大错,本官一定会明奏陛下,治你的罪!”都察院官员怒气冲冲的喊道。“请自便。”闻言,苏长歌淡淡回了一句。看到这不咸不淡的态度。都察院官员脸色瞬间铁青,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苏长歌给整垮。人在做,天在看,此子目无王法,嚣张跋扈,杀性又如此之重,丝毫没有仁义之心,他不信这样的人能潇洒太久。然而,苏长歌根本没有理他。转身面朝百姓。“陛下有旨,吴王及其一众党羽涉嫌谋逆大罪。”“如今从恶者已被伏诛,只剩吴王逍遥法外,本官奉承圣谕,率军将罪王捉拿归案,还尔等,也还那些死去的百姓一个公道!”声音响起。百姓们顿时群情激奋起来。“楚国公!苏青天!”“陛下明鉴,知晓吴王等人的所作所为,这才派楚国公来治理江南!”“当今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刹那间,百姓激动无比,不仅是因为讨回公道,而是皇帝顾及他们的死活。对于普通百姓来讲,皇帝至高伟岸,跟头顶的天穹没什么分别,而他们所求的,也只是遭遇不公事时,皇帝能替自己做主。而听到捉拿吴王。一直没说话的刑部官员脸色大变。“苏状元,不可啊。”刑部官员立即出声阻止。杀些贪官豪绅商贾尚有回旋余地,但对藩王动手,性质就不一样了。到那时,即便是皇帝,碍于宗室和皇权威严,恐怕也不得不治苏长歌重罪,圈禁流放都是轻的,搞不好得直接砍头。“陛下旨意,岂能违抗。”闻言,苏长歌面露肃色的回了一句。他知道刑部官员是好意。但换其他人率军去捉拿吴王。他不放心。唯有亲自带兵前去,看到吴王有什么三长两短他才放心。毕竟乱兵当中,时局混乱,有个误伤也很正常,而且即便宗室追责下来,他也有托词,赦免不敢想,可也不会牵连他人。随即,苏长歌不再赘言。在百姓的目送下,朝着军营方向走去。看到这一幕。刑部官员不禁有些头疼起来。前面你砍头的时候,怎么没有想过陛下旨意,现在捉拿藩王的时候用上了。让自己这报告该怎么写?与之不同的是,都察院官员盯着苏长歌背影,目光冷冽。只要吴王发生一丁点意外。再加上擅自处决朝廷嫌犯的罪责,他苏长歌必然死无葬身之地。随即,三名官员没有多待,匆匆赶回去写奏折,准备将刚才发生的事,润色一二,再加急传向皇都,上呈陛下和百官。........吴王府,书房内。赵珞此刻正满脸焦虑的来回走着。整个人燥郁无比。昨天夜里王天德禀报后不久。他便得知。苏长歌居然不仅对王家出手,江南排的上名号的豪绅商贾都被他抓了。好家伙,此子平日里默不作声,埋头处理政事,暗地里竟然还下着如此大一盘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将所有人都拿下。也正因如此。赵珞慌了。只查抄王家可以说是不智之举。但一次性查抄几十家,逮捕上百名官员,出动二十余万大军,还有厂卫配合。瞬间让赵珞感到不对劲。毕竟这些人他熟得很,蛟龙走水,以及昨晚的火灾都是大家一起谋划。现在全部被苏长歌给一锅端了,怎么看不是为了哄抬粮价之事,换而言之,自己意图谋逆的事,可能已经被朝廷知道了。心念至此。让赵珞的心情如何能不焦虑烦躁。而他此刻正在等。等曾经那些给他寄信的官员,告诉他早朝时陛下是如何处置的。若是处置苏长歌擅自调兵,那他便能松一口气,甚至还感到喜庆,若是以谋逆罪论处,一切皆休,自己这吴王也做到头了。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按理来说。早朝应该已经过了很久,但他还是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接到。这让赵珞愈发的焦急。也就在这时。书房的们突然被人一把推开。听到动静。赵珞立即转身看了过去。见是老管家,连忙开口问道:“可是朝廷那边有消息了?”伴随声音响起。老管家却是满脸苦涩,一言不发。赵珞见他如此,面色也跟着一起沉下去,整颗心瞬间跌落谷底。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空一般,两眼空洞无神,下一刻,两腿一软,还要老管家眼疾手快抓住了他,否则差点摔在地上。“王爷,你快逃吧!”“刚才据探子禀报。”“楚国公在府衙一连杀了上百名官员,豪绅,商贾,还有他们的骨肉至亲。”“不仅如此,朝廷那边来旨,说您涉嫌...谋逆大罪,现在苏长歌正率领的大军朝王府赶来,您快带着王妃和世子逃吧。”“再不逃就没机会了!”老管家看着失魂落魄的吴王,一双老目噙着眼泪。“逃?本王能逃去哪?”“而且一旦逃了。”“就等于坐实本王谋逆大罪,正和了苏长歌那小犊子的心思!”吴王站稳身形,状若疯癫的仰天大吼。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成者王败者寇。如今自己谋逆的意图被发现,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过他。即便自己没留下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天下都是皇帝,但只要对自己心存怀疑,再加上那群商贾豪绅官员的口供。褫夺爵位。终身圈禁于宗人府肯定是免不了。不仅如此。他的子嗣也会被贬为低贱庶民,与他一起老死在宗人府内。想到这,赵珞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若不是苏长歌跑到江南来搅合,自己怎么会一败涂地?整个江南都应该在他手中!如今这一切,都是拜苏长歌所赐!此刻他心底好恨。恨不得苏长歌就站在眼前,自己好提剑将他劈成两半,剁成肉泥来泄愤。但就在此时。一道黑影突然从门外走了出来。整张脸没有多少血肉。就像是一层皮包着的骷髅,眼珠子凸出来,满脸褶皱,看上去极其瘆人。“你是什么人?”见状,老管家警惕的喊道。“王爷,你若是想找苏长歌报仇,老夫这里倒是有个法子。”“你是陶先生?”听到声音,赵珞瞪大了眼睛。在他的印象当中。陶先生几乎就没有出过密室,自己每次去找他,他都在哪里。但这一次,陶先生不仅走出了那间密室,而且还露出了真面目,这让赵珞不禁有些惊愕,但紧接着脸上就浮现喜意。“陶先生。”“你可有法子救本王?”赵珞开口,像是溺水的人,想要拼命抓住眼前最后一根稻草。闻言,陶先生却是摇了摇头。他本来可以逃走。但随着道心再次崩塌,境界跌落,他的寿元也将走到尽头。而且,他穷尽所有财宝给自己卜了一卦,逃与不逃都是死路一条,对他已经没有区别,他此刻过来,就是想坑苏长歌一波。“王爷,此事已经无力回天。”“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比老夫更清楚,涉及谋逆之罪,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过你。”陶先生开口。听到声音,赵珞眼中光亮消散。也是。现在朝廷已经认定他谋逆。就算老皇帝突然驾崩,新帝登基也一样会收拾他,毕竟皇权容不得他人染指。就跟世家门阀中的嫡子和庶子,没夺嫡的想法前一切都好说,但要是动了歪心思,换自己也绝对不会有一丝心慈手软。“那陶先生你刚才说的是?”赵珞有气无力的问道。现在唯一支撑他的,大概就只有对苏长歌捣毁自己计划的仇恨。“举家自焚。”陶先生语气平淡的说道。此言一出。老管家的脸色顿时一变。“老奴不管你是谁,你竟敢唆使我家王爷自焚,你到底是何居心!”老管家厉声说道。赵珞此时看向陶先生的目光也不对劲。这老东西不会是坑本王吧,本王好歹是宗室王爷,就算犯下谋逆大罪。但只要认罪态度好点,陛下也最多把他一家老小圈禁在宗人府内,等到新帝登基的时候,说不定,或许还会放他出去。举家自焚?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王爷,苏长歌此人睚眦必报。”“你昨晚安排死士到郡府纵火劫掠,一夜之间,死伤无数。”“如今苏长歌率军前来抓你,你觉得他会轻易放过你?与其到时全家上下受尽羞辱而死,还不如举家自焚拉苏长歌陪葬。”陶先生开口。赵珞顿时一脸的不可置信。“本王可是藩王。”“没有陛下的旨意,借他苏长歌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动本王分毫!”赵珞高声说着。闻言,陶先生也没有和他争辩。而是顺着他继续道:“好,王爷,就算按你所想的那样,苏长歌不敢动手。”“但成王败寇,你到了皇都不过阶下囚,就算得到陛下宽宥,全家老小被囚禁于宗人府内,可那样跟死了有什么分别?”“而苏长歌那时也成了社稷重臣。”“等到再过几年。”“天下谁还会记得吴王你?”“苏长歌那时再对你一个废王下手,朝堂之上又有谁会替你出头?”陶先生的声音极具蛊惑力。别说是赵珞。这一刻,就连老管家都觉得自家王爷面对苏长歌,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在诸多选择当中,举家自焚,反而成了如今最好的法子,既可以拉苏长歌下水陪葬,也不用苟且偷生,任人百般羞辱。赵珞同样如此想着。但还有些疑虑,目光看向陶先生。“你为什么要教本王自焚?”赵珞凝声问道。就很奇怪,陶先生突然跑上来教他举家自焚,是不是另有企图?“实话也不怕告诉王爷,因为上次一事,老夫命不久矣,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夫这么做都是为了王爷你好。”“而且,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陶先生淡淡一笑,但因为脸上皮肉干瘪,给人一种瘆人古怪的感觉。“王爷,你自己考虑下吧。”“若真决定了要做,记得亲笔写封遗书,控诉自身冤屈。”说完,陶先生便走出房间。他准备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去见见苏长歌,试下能否坏了他的道心。而留在书房内的赵珞沉吟一会后,猛地抬起头,眼神狠辣的对老管家说道:“你去将王妃,世子,其他庶子,还有一众妾室等人,全部召集到正堂。”“王爷你...”老管家神情有些迟疑纠结,最终叹了口气道:“要不让世子殿下逃走?”“不必!”赵珞摆了摆手,一脸狠辣之色。“苏长歌不愿放过本王,苦苦相逼,本王就算是死也要拉着他陪葬!”“而且既然决定要做,那就没必要瞻前顾后,但凡少一个,或者偷梁换柱,都会被朝廷怀疑,到那时本王也就白死了。”“再者,本王一死。”“对他们而言活在这世上也只是苟延残喘,与其如此,还不如慷慨赴死。”此话一出。老管家脸上不禁满是自责。早知如此。自己当初无论如何都要劝王爷收起野心,安心当个闲散王爷不好吗?但可惜。现在说这些都已经太晚了。随即,老管家便照吩咐去行事,将王妃、一众子嗣全都召集到正堂。而赵珞则是在书案旁沉思了一会,然后提笔蘸墨,动手写下自己的遗书,有时候死人的话,远要比活人更加有用。陛下说他谋逆造反。但死无对证。毕竟自己又没有兴兵起事,更没有留下纸稿之物,顶多只能算图谋不轨。然而,自己作为堂堂一地藩王。如今却被苏长歌一个臣子逼得举家自焚,还留下一封陈述冤屈的遗书。怎么看都是苏长歌欺人太甚。宗室皇族兔死狐悲,断然会要求皇帝诛杀苏长歌,朝廷百官也不会放过如此绝佳的机会,肯定也会借机上奏诛杀他。甚至民间也会掀起巨大反响。毕竟死者为大。更别说还是血脉断绝,含冤而死。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皇帝再怎么信任恩宠苏长歌,也没办法保住他!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三十五章:率军捉拿吴王!举家自焚,本王要拉着苏长歌陪葬!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