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府的宅门一向都是虚掩的,楚氏清贫如洗,宣安城人尽皆知,窃贼只要不傻,便不会对楚氏起坏心思,而且一旦被抓,他日出狱,也必遭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苏氏昨夜就听说了初眉要来拜访,老早便开始翘首以盼。上午巳时,初眉姑娘领着两位小婢上门,主婢三人手无空闲,满拎满着登门礼,有给苏氏补身养气的,有给楚冬青准备的文房用品,反正她但凡想到之物,无一遗漏,尽数卖齐全。苏氏眼瞎耳灵,听到外头的动静,便唤道:“可是我干女儿初眉来了?”初眉闻声,三步并两步,朝其卧房走去,当瞧她见双眼无神,卧病在床的苏氏,泛泪道:“干女儿来晚了,早该来探望照顾干娘的!”白日里,母女俩执手谈心,叙述往事总总,说至伤心处,几度潸然泪下。苏氏膝下无女,得知初眉的身世,更是打心眼里心疼和喜欢这个干女儿。初眉则是满心悔恨,因为自卑于身份,一直不敢上门拜访,毕竟她是贱籍,而楚氏已是高门士族,高攀认亲,无疑是对楚氏的辱没。一日下来,母女俩倾心如故,一个视若己出,一个奉为生母。早已萌生赎身之意的初眉,此心愈发强烈,只想早些服侍干娘左右。其实,苏氏已然病入膏肓,憔悴得不成人样,而在她儿子面前,她一直都是苦撑着。因为现在死不是时候,她在等,等她夫君成功治水回来,那时她才可以安心死去,只有那样,她才不会耽误夫君的大事,也不会抛下儿子孤零零一人,而且那个时候她必须死,如此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累赘,好让他们继续干他们的大事。是夜,楚冬青与师父进门,见家中饭桌上,已然摆好了三菜一汤,都是初眉姑娘亲手烧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一些家常小菜。对于楚家而言,寻常老百姓也能吃上的小菜,远比那些珍贵佳肴更合心意,更入口。晚宴上,许久未下床的苏氏,也被抱坐在太师椅上,与他们同席而坐。一场久违的家宴,让一直冷清的楚家,忽而其乐融融,很是温馨,楚冬青母子俩皆是倍觉心喜。一向以清冷示人的初眉,也是喜上眉梢,笑靥动人。反倒是钟渔,却颇有些拘谨,除了苏氏问话之外,便不曾多言语一句。吃罢,夜渐深,钟渔便护送初眉回青玉楼。楚冬青则是陪在娘亲床边,将辍学之事告诉于她。苏氏得知他师父同意之后,便也没再多问,只是没来由地问了一句,“你那师父可是钟情于你初眉阿姊?”“娘亲是如何晓得的?”楚冬青诧异道。苏氏笑道:“娘虽瞧不清,但有些事心里明白得很,平日你夸你师父如何了得,今日一见,却平平无奇,一如你爹当年上娘亲家提亲,与你阿公同席而餐时,亦是这般模样。明明是名声显赫的风流人物,也唯有这时,才会有些许露怯。”楚冬青知晓阿公家并非名门望族,而是寻常庶族小户,既不贵也不富,而他爹当年虽未为官,但却是大儒虞修的门徒,说是螟蛉子也不为过,才学名誉岭南,同龄人之中少有比肩者。之后,苏氏便聊起较艺之事,毕竟那些家仆早就登门过了,苏氏自然是知晓此事,她只是再三叮嘱儿子小心,莫要恃艺伤人,能饶人时且饶人。因为阅武场较艺,是不许伤人性命的,若有违背者,须以命相抵。末了,苏氏想起一事,交代道:“虎头,明日向经丘书院的老山长禀明辍学之后,还需去井泉书院一趟。当年你年幼痴拙时,京城无一家书院愿收你为学生,是井泉书院收了你,并且是苟山长亲自为你开笔破蒙的,之后,你奇迹般地开始逐渐懂事,此恩情莫过于再造之恩。而今你欲辍学,理当向他老人家禀明。”“娘亲所言极是,孩儿明日定去拜会苟先生。”楚冬青点头道,“除此之外,孩儿还打算去拜会顾笛郎君,一是向他请教剑术,二是邀请他来家中坐客,所以明日可能会归来的晚些。”“晚些无妨,安然回来便好。”苏氏满脸倦意地说道。楚冬青回到卧房,准备继续参悟龙鲸功的秘笈。残篇的龙鲸功只有三式,第一式名为风波斩。今日师父为他解答了诸多疑难,对风波斩的施展,他已然有了更清晰的眉目。只不过,他尝试了十余遍,依旧只是聚气成风,却无法做到凝风成罡,总觉得欠缺了什么东西。失败了上百次,他才决定适可而止,显然要练成风波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随后,他又开始参悟太玄心剑,钟渔并非剑修,对剑术的理解,也只是略知皮毛,但钟渔建议他去顾笛那拜学剑术,哪怕是拜顾笛为师,也无妨。楚冬青幼时,便见顾笛佩剑来他家,但却不知其剑术究竟有多高超。经过师父一说,他才知晓当年那位面戴黄金面具,剑不离身的青衣公子,居然是自学剑术,无师自通,自创《碧虚剑法》,其剑术上的造诣,除了一辈子沉淫剑术的老前辈外,没人敢说能与之一较高下。奈何,如今的碧虚郎君已经意志消沉,曾经嗜剑如命的他,已然六年不曾碰过剑了,为此他也从圭璋榜第二,一路跌落下来,而今连前二十都没排上。钟渔认为,倘若有碧虚郎君教导楚冬青剑术,那其剑术必然与日俱增。但关节在于,碧虚郎君是否愿意教他,还未知,毕竟前者已经黯然销魂,终日闭门不出,甚至有人说他已经疯了。至于是真是假,结果如何,楚冬青终归得去试一试。毕竟顾笛与楚常青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有着这么一份情分,未必不能成功。楚冬青取出那柄三尺玄剑,拔剑出鞘,照灯细观,摩挲着如墨般的剑身,决定给此剑取一个名字。但凡修剑之人,无不视剑如命根,喜欢为其取名,比如顾笛便给自己的剑,取名为碧虚剑,所以老百姓喜称他为碧虚郎君。一番思索,楚冬青沉吟道:“既然你是一柄黑剑,那就取名为‘玄德’,玄谓幽潜,潜行道德,以你之名自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