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借题发挥(1 / 2)

第122章 借题发挥

1981年10月20号,有关翻译的事情终于得到了部里明确的回复。

韩坤原本的打算是准备招一个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却没想到部里直接安排了一个长期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干部,倒是让韩坤有点受宠若惊。

此种情况,是部里综合考虑的结果,也是征得对方的意见后下的文件。

可能是部里担心年轻学生经验单薄,又顾及到创汇的重要性,这才下了重注,直接给三产安排了一个有经验的翻译。

目前,通知已经下发到了厂里,而吴国斌也拿到了相关的文件,预计在23号之前就能赶到金州报到。

翻译人员到位,吴国斌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心情很是舒畅,说道:“小韩,既然翻译马上到位了,你那边也要动起来。该准备的就准备好,免得工作一直无法开展。”

其实,这话都不用吴国斌说,韩坤早就准备好了。而且人员的筹备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培训也在进行中。

只要翻译人员到位,相关的产品培训工作就可以马上结束。经过简单的沟通之后,就可以带着整个团队赶往商品贸易中心工作。

当然,这段时间吴国斌一直忙于技改工作,而韩坤也没有向上汇报,这才有了吴国斌亲自问讯。

考虑到吴国斌的忙碌的时间,韩坤也是如实相告,说道:“吴厂,销售团队已经组建完毕,只等你一声令下就可以开展工作!”

听了韩坤的吹捧,吴国斌坦然笑纳,说道:“那就好,由你盯着我就放心了。”

主管外销的销售团队是水益海临走之前批准的,其领导权直接归属到了大众商贸,彻底执行了产销分离的制度,杜绝了自行车厂单独开展销售工作可能性。

在销售团队成立伊始,车厂跟商品贸易中心的工作一直是安平在跟踪。等人员陆续配齐之后,韩坤顺势将工作移交到了销售团队的手里,完成了最后的调整。

停顿了片刻,吴国斌又想到了工作之外的事情,不免多问了几句生活上的具体安排,说道:“那边的住房安排呢?”

金州化工在南边没有任何派驻机构,在住房上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这事韩坤已经跟商品贸易中心沟通过了,说道:“住房已经安排好了,人员过去后就可以入住。”

“商品贸易中心还是很支持出口的工作,给过去的员工准备了办公室,也准备了一套住房。就是住房面积小了点,需要四个人住一间!”

加上马上到岗的翻译,整个销售团队有四个人。住房跟金州这边的单身宿舍差不多,谈不上有多辛苦,就是离厂远了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