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庄家(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46 字 2023-09-20

但现在,看着一笔笔关于白银进出的账目,以及各家手中囤积的货物和价格变化,还有常年负责内地采购的“山五商”老人们对于局势的预测,郑鸿逵心中信心满满。

因为今年太多货物囤积,加之白银大幅流出,额度超过了清廷驻军的军费投入,明郑还没开始行动,许多商品的价格便已经开始下行。

而岳乐又在这个时候不断催促,各州府的官员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不得不严厉考绩,使得一些投入了几乎所有身家,又因为银根紧张,无法周转的小商人被迫低价转售自己囤积的商品。

那些大户在官场上都有人罩着,一开始各州府的官员们也并没有意识到岳乐这个亲汉派,这次玩得比鳌拜还大,都以为对方只是拿那些小商人开刀,许多大户甚至还趁机压价,进一步增加囤积的货物量,想着借机大赚一笔。

这个时候,江南的几乎所有商人都一致认为:上一年在浙东进展顺利的国姓爷会进一步加大攻势,今年必定还是战火纷飞的一年。

而打仗就意味着各处的交往断绝,为了确保海外商品的供应,赚取军费,国姓爷必定会继续加大商品的购买量,甚至是粮食,铁料,棉布等物资,都已经被大量囤积,远超过了江南当地的正常贸易量。

因此,江南各处的粮商纷纷惜售,等待着战争爆发前,来自明郑的大额采购,以及清廷大军入驻之后,新增的需求。

但郑鸿逵很清楚,这里面的各个商帮,甚至是同一商帮之内的各个群体,各个商人,实际上只能在和平时期,一起赚钱的时候和睦相处,团结对外,一旦危机到来,他们的脸将会翻得比任何人都快,甚至不惜踩着所谓朋友的尸体度过难关。

随着长江水师剿灭浙东,长江入海口等地的海盗,并开始对江南沿海加大袭扰力度,岳乐也随即加强了海防,海上的贸易通道因为突发的战事被进一步封锁,“山五商”随即以运输困难为由,缩减了采购的数目和打压商品价格。

毕竟,这个时候,许多走私通道还是畅通的,特别是浙东以及在明郑的控制之下,只是因为运输量有限,难以和此前一样,输出大批货物了。

与此同时,因为战事提前激化,江南各处的不少商人开始抛售海贸商品,购入粮食,铁料,棉布等“军资”,想要以此弥补损失,第一波抛售潮和涨价潮,同时爆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